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这个寒冬的北京,伴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许多的人相继出现头痛,发烧、咳嗽,咽痛等症状。医院急诊、发热门诊也随之而来出现就诊人数的骤增。120院前急救系统也出现呼叫量剧增等情况,原有的救护车不能应对剧增的呼叫量,为了解决急危重患者能及时就医,我和梁娟接到科室领导通知,让支援120院前急救系统,帮助院前急救系统进行清零任务。25日夜间接到任务后,我们都失眠了,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
2022年12月26日,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达西城区和平门,在北京急救中心西城急救中心站准时报到。上午工作人员给我们进行了院前急救工作的培训(包括急救病例的书写,平板系统的使用及车载设备的熟悉,并分发了工作服及工号)。紧张的午饭后,下午我们便安排了跟车急救。整个急救工作与我们门诊工作相差甚远,心理再一次受到冲击、瞬间觉得压力增大。
次日便是我们单兵作战时刻。我和梁娟被分配到不同的车组。此次支援,西城区卫健委协调了大批医护人员、司机、担架工。每日早晨交班时刻,人头攒动、乱中有序、各司其职。物品清领上车后,车组人员登车刷卡。叮的一声,手机响了,120调度指示:“居住在xx小区一老年患者,呼吸困难、昏迷”,车组人员及时响应,及时出车,赶往患者家中。车上不忘与患者家属进行电话沟通,我们的沟通全部交给了他—最帅的马大帅哥,他是120急救中心的一名高年资护士。说起我们的车组构成,司机娄师傅、担架工师傅还有我,均是此次支援人员。第一趟任务到现场后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已无,立即开展救治并向家属交待病情,就这样分秒必争的完成着各自使命。中午梁娟和我,午餐时有了简短的相聚,此时的我们囫囵的吃着午饭,顾不上细品,因为随时随刻都有任务的产生。我们两个此次疫情也相继感染,边吃边咳,有的时候咳得把饭连带的都咳了出来,好不尴尬。面对这样,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各自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单。因为我们是新兵作战,好些东西流程和系统并未完全熟悉,车组战友们尽量给我们支持。任务完成后,允许我们回到中心站进行病例书写,做到困难随遇随解,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临近晚八点,人群中,我们看到了昔日的工作伙伴—王雪燕,得知卫健委协调了第二批护士老师再次充填120急救系统,自此我们三人,并肩作战、面对苦难、我们相互扶持,面对身体上的不适,我们自行克服,每一次的救治,我们忍着身体上的痛苦,尽职尽责地用心去工作。每一次把病人送到急诊科,看到急诊科的人满为患,无从下脚的情景,看着每一个氧气管道上一拖二、一拖三的湿化瓶、听着楼道里监护仪的滴答声、满眼的输液管编插出无数的生命网格,我们的心理被冲击、一次次的破防。
我记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爱的力量很伟大,爱能点燃生命的希望,扬起梦想的风帆。面对当下的医疗现状,我们三个医护支援人员,将用我们的爱筑起坚固的生命之网,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让我们共同期待疫情消散日,春光灿烂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