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的培训即将结束,很庆幸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这样的一次参与急救工作的机会。现在仍能回想起很多瞬间,一位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经过我们持续的心肺复苏,飞车转运,车上除颤,成功恢复窦律送往急诊。而另一位同龄人却没有这样的幸运,尽管入户前从未挂断电话,一直场外指导心肺复苏,稳定家属情绪,现场继续抢救也依然无效。也曾遇上过阵发室上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年轻人,正当我准备电复律的时候,患者自行转窦了。还遇上过很多脑血管病,自杀,外伤,发热,昏迷等其他情况的病人。120是一个每天都像开盲盒,充满着未知与挑战的工作。
每一次任务,我和车组都很努力,想着尽量快,尽量好的帮助病人。到达现场前就开始沟通病情,到病人身边及时救治,到医院后和医生专业对接,帮助急诊医生最快了解病情。碰上紧急的,帮助建立绿道,这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更是医生的本分。
我相信每一个医生都是认真且善意的,也得到了绝大部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感谢。当然也会遇到个别不理解,不理智的病人,其实想来也能理解。当患者遇到突发事件,应激之下,情绪本身就不安,每一分钟都很焦急,恨不得刚拨通电话,急救人员就能像超人一样飞到身边。但有时受客观因素所限,比如路况拥堵等,往往也让车组倍感无奈。有的患者也会对医生不信任,不相信医生选择的医院,但其实医生在执行任务时会接到后台推送的信息,部分医院已经告知无床,那就需要我们在救急,就近,就能力的原则下做出其他转运选择。总之,医患之间需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
急救中心是一座城市的医疗救治能力的体现,更是体现善意的地方,只要患者需要,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到。急,在争分夺秒,救,在危重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