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感染性疾病科舒艳主任在接到上级要求后,立刻通知本科室人员全部停休,需返岗为小汤山洗消点做前期准备,筑牢疫情防控线。
接到命令后,药械科陈珊珊、贾存秋、孙鹏、刘梓桐,后勤保卫科苏飞、吴亮、杨晓彤,信息中心张涛等工程师以及感染性疾病科所有职工迅速响应,从家中火速集结,全员到单位后将任务分工明确,迅速行动,组织调配紧急清洁用品并装车,高质量做好工作。舒艳主任及孟繁斌副主任带领部分本科室人员、工程师等人一同前往小汤山洗消点,剩余2名人员留在科室准备防护物资等其他工作。
到达洗消点,因为1年多未启动使用,各个房间布满尘土,屋内设施如纱窗、空调、浴室水管等都出现了不同需要维修等状况。主任和小汤山后勤联系修水管、装窗户、修空调,协调固废清理、出入通道、后勤保障等问题。大家一起动手,开始第一步清洁工作,科室人员不怕脏、不怕累,齐心协力将所有房间卫生做到整洁。
康保连师傅今年60岁快退休的的老职工,刚从奥运会封闭管理2个月,又投入紧张的疫情,往返市内两次130公里,和大家一起搬上搬下,将满满整车的防护物资开车送到小汤山,所有人将东西归类码放整齐。大家满是灰尘,回去的路上不顾疲惫,紧急调动人员,安排班次,协调住宿、通勤问题。
经过两天队伍集结和物资供应,各站派到的精兵强将30人汇集到小汤山,48小时启动小汤山新冠专项组。中心副主任刘红梅、张伟带领大家在小汤山专项组的指挥部部署工作,做了站前动员,崔甍甍主任和安旭护士长担任现场负责人,使本土病例和输入病例实现双闭环管理,减少院感交叉传播的风险。之后还有许多需要和沟通驻地的地方,防护要求需要逐步提高完善的地方,但我们相信,在北京急救中心各科室的协力下,没有困难不能克服,没有职工想到后退,新的集结号再次吹响,应援的队伍再上征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面对一次又一次疫情的反复,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触突反应迅速灵敏,预案制度周密详尽,急救团队训练有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作为感染性疾病科,我们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时刻准备着迎难而上,这是作为这个岗位应有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