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急救信息 急救动态
返回列表

掌握气管插管技术 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当呼吸停止,氧气供应中断,大脑细胞每分每秒都在以百万计的速度死亡。气管插管技术可通过建立稳定气道保证氧合充足,隔绝吐物的致命威胁,为心肺复苏创造理想条件,大幅提升生存率。
  北京120顺义分中心高丽营急救站点急救医生张山通过参加国家急救技能培训,系统钻研气道解剖学、插管路径选择等理论知识,在模拟训练室利用仿真模型反复练习盲插、可视喉镜操作等技术,牢牢掌握了气管插管技术。为达到精准定位,他对着解剖图谱对比模拟操作中的细微差异。遇到复杂气道病例,他请教上级医师,用视频记录操作过程,逐帧分析,总结角度调整、力度把控的最佳方案,反复复盘学习。 在急救实战中,他用气管插管技术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
  3月4日中午,一名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在家倒地,张山车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抢救,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发生室颤。“立即电除颤,准备气管插管!”张山在护士王玉娟持续胸外按压不间断的情况下,将气管导管精准置入气道。随着呼吸气囊携带的氧气输送到患者体内,原本青紫的面色渐渐泛起血色。持续近20分钟的生死较量,最终患者恢复自主意识。
  仅仅30天后,生死时速再度上演。4月10日傍晚,一名患者意识丧失,没有生命迹象,急救人员抵达时,患者瞳孔散大固定,心电图平直。张山车组迅速开展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建立人工气道。张山在护士张倩不间断胸外按压的同时完成气管插管。当120疾驰向医院的途中,持续的人工通气与心脏按压形成生命共振。在救护车颠簸的空间里,医护人员交替胸外按压同时使用呼吸气囊将氧气输送到患者体内。即将到达医院时,患者恢复自主心跳,车组又一次成功完成了高难度的生命抢救。
  在张山的带动下,高丽营急救站内形成浓厚的技术钻研氛围,同时通过持续优化急救流程,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建立疑难病例讨论会制度团队急救水平显著提升。近两年来,站点累计完成急救任务近3000次,患者满意度100%。下一步,高丽营急救团队将通过"老带新"的培训模式,都助更多的基层急救人员精进气管插管技术,接过这根珍贵的生命接力棒。

时间:2025-07-04   作者:顺义分中心
服务咨询
参与评价
院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