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分中心实习的5天,我经历了数十次出车任务,见证了形形色色的生命故事。当急救电话铃声尖锐响起,那是生命发出的紧急呼救,而我有幸作为急救团队的一员,迅速响应,踏上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征程。这段参与120急救的经历,如同一座深邃的宝藏,挖掘出无数关于生命、责任与人性的感悟。每一次警笛响起,都是一次与生命的对话,每一次抢救,都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急救工作不仅仅是急救技术的运用,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实习第一天上午9点半左右,我们接到一位29岁抑郁症女孩的求助。到达现场时,她蜷缩在角落,全身发抖,呼吸急促。这是典型的惊恐发作症状。我们立即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在安抚过程中,我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与无助。这让我明白,急救不仅要关注身体的症状,更要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耐心的沟通和专业的处理,女孩的症状逐渐缓解。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样重要,急救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医学素养。
另一次出诊是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摩托车主右肩、右臂受伤。在现场,我们迅速评估伤情,进行必要的固定处理后,立即送往就近医院骨科。这个案例让我体会到急救的时效性原则,合理的分诊和转运能够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在救护车上,我一边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边安抚他的情绪,这让我明白急救不仅是技术的实施,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在处理一位27岁女孩的下腹痛案例时,我们根据症状特点和病史,判断可能是妇科急症,立即送往妇幼保健院。这个案例让我认识到专科医院在急症处理中的重要性。在转运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做好应急预案。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分流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奶奶。她因头晕无法站立,初步检查发现血糖过高。在送往友谊医院急诊科的途中,我们不仅要处理她的身体状况,还要应对她因疾病产生的焦虑和抗拒。这让我意识到,老年患者的急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要同时关注基础疾病和急性症状。
参与120急救,还让我对团队协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急救医生、护士、司机以及担架员,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零部件,缺一不可。医生凭借专业知识做出准确诊断与治疗决策,护士迅速执行医嘱、熟练操作急救设备,司机争分夺秒地规划最优路线,担架员则安全高效地搬运患者。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在这场生命救援中取得胜利。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急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每个案例都是独特的,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和恰当处理。急救不仅是挽救生命,更是传递希望。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也坚定了我投身医疗事业的决心。在未来的医学生涯中,我将永远铭记这些宝贵的经验,用专业和爱心守护每一个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