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党建之窗 我爱+
返回列表

在平凡中守护不凡——丁一凡的保障手记

  2025年,时光的车轮悄然滚过,这已然是我投身北京急救中心西部急救中心站的第十个年头。回首这十年,在忙碌的院前日常急救工作中,我像一颗坚守岗位的螺丝钉,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奔赴每一个生命的呼救现场。各项重大会议、赛事等保障任务,更是为我的职业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每次接到保障任务,我心中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每一场守护,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生命的重量。然而,在记忆的长河中,有一段经历如璀璨星辰,始终闪耀,那便是一次青少年散打比赛的保障之行。
  那是个热血沸腾的比赛日,赛场上的选手们如矫健的猎豹,在拳风呼啸中全力以赴。激烈的对抗让意外猝不及防发生,比赛正酣时,三名参赛人员在激烈碰撞中瞬间失去平衡,上肢重重着地,紧接着痛苦地倒地不起,面部因剧痛而扭曲。作为现场医疗保障人员,我条件反射般迅速冲向他们,脚步急促沉稳。到达选手身边后,我凭借多年经验,熟练地对伤者进行检查,从肢体的肿胀程度到选手的每个细小反应判断,确定其上肢骨折后,我立即遵医嘱着手进行固定处理。期间,我轻声安抚着选手们紧张的情绪,看着他们因疼痛而颤抖的身躯,我深刻感受到急救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虽然这次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理了伤情,但这件事却如同一记警钟,在我心中久久回荡。我意识到急救工作的范畴不止于发生意外后的抢救,事前的预防与科普同样不可或缺。
  正是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参与急救科普工作的决心。从那以后,在完成日常保障任务的间隙,我积极踊跃参加急救知识的科普及培训工作。心肺复苏、AED操作、创伤处理……这些看似基础的技能,实则是关键时刻打开生命通道的钥匙。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并掌握这些技能,我结合实际出车案例,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援场景,那些生死一线的紧张时刻,都促使学员牢记急救知识。
  每一次站在讲台上,我都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变成生动化、实用化、简单化的内容。我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讲解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用直观的演示展示AED的操作步骤,用真实的故事强调创伤处理的要点。看到学员们从最初的懵懂到逐渐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因为我知道,每一个掌握急救技能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某一天挽救生命的英雄。
  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却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从一名初出茅庐、略显青涩的普通院前急救护士,逐渐成长到能够独当一面、沉稳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一路走来,日常工作和参与的各类保障工作,就像丰富的宝藏,让我积累了海量且宝贵的经验,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如今,无论是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冷静判断、果断行动,还是日常工作中的细致入微、严谨负责,我都深刻体会到,急救工作绝非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是一份承载着希望与责任的神圣使命。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初心,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守护每一个不平凡的生命。无论是日常出车时奔赴生命的召唤,还是参与各项重大活动、各类赛事的保障工作,亦或是投身急救知识的普及科普,我都将全力以赴,倾尽全力为守护更多人的健康与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我深知,每一次守护,都是对生命许下的庄重承诺;每一次科普,都是为未来播下的希望种子,是对生命延续的投资。
  十年,它是一段漫长征程的节点,记录着我的成长与奋斗;它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承载着我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我将带着这份对急救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继续勇敢前行,在急救的道路上,守护更多人的健康与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时间:2025-03-27   作者:西部急救中心站
服务咨询
参与评价
院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