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依托于应急总医院运行的朝阳分中心霞光里急救工作站的管理人员和车组人员正在进行晨交接班例会,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位老人满脸焦急气喘吁吁地闯入站内,急迫地喊道:“快来救人呀,我老伴70多岁了,突然头晕,动不了,他得过脑梗,人就在旁边大厦楼下的公园里,离这儿不远!”此刻,时间仿佛凝固,应急总医院急救部主任张涛、霞光里急救工作站站长殷爱国此刻迅速作出反应,暂停交班,放下手头的工作,调度本站急救车组立刻前往现场。
急救车迅速赶到了附近大厦楼下的公园旁。此时,患者已无力行走,瘫坐在公园椅子上,急救团队凭借专业的医学素养和急救经验,初步判断患者晨起较早,血压波动大,患急性脑血管疾病可能性很大。在紧张的气氛中,急救团队一边安抚家属的情绪,一边进行心电图、血糖、血压、神经系统查体等检查,迅速准确地为患者接上心电监护设备,担架员迅速稳妥地将患者抬上救护车。每个人都以最快的速度、最专业的态度投入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
患者被稳稳地安置在救护车上。医生孟程兵持续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护士陈雅萌则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治疗,司机王宏超则以高超的驾驶技术和稳定的心态,稳稳地驾驶着救护车,在繁忙的街道上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上午8点多,当急救车抵达医院,急救团队与急诊室的医护人员完成病情交接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从家属焦急地敲门到患者安全送达医院,准备开始接受进一步治疗,整个过程只用了17分钟。家属连连道谢,与急救团队的成员们握手告别。
每一次执行急救任务都是120急救人践行对生命庄严承诺的时刻,他们深知闻令而动,职责使命的重要性,因为在每一处、每一秒都可能有来自人民群众的呼救需求。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急救中,霞光里急救工作站展现了专业的素养和精湛的医术,这与应急总医院对站点密切关注,强化管理和严格要求密不可分,更是北京120急救网络不断强化区域化高质量管理,持续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的实例。
院前急救工作者始终坚守在生命的第一线,用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和宝贵生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道坚强有力的保护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