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应对我市特大暴雨灾害,已全力开展防汛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北京急救中心提前筹划、快速响应,第一时间派出急救先锋队重点支援房山、门头沟等受灾较严重地区,积极协同区卫生健康委应急指挥部门工作,统筹协调属地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力量,共同做好防汛应急医疗救援,满足市民急救需要,守护百姓健康。
迅速反应 压实防汛应急医疗“责任链”
房山区是此次灾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多条道路损毁,房屋冲塌,停水、停电、通讯中断,多个地方与外界失去了联系。7月30日,北京急救中心主动作为,派出全地形越野救护车应急先锋队第一时间挺进房山。随着汛情态势发展,结合救援工作需要,7月31日,由中心副主任带队、医疗急救专家随队、应急指挥车组来到一线与急救车组人员汇合,协同房山区卫生健康委开展医疗救援工作。房山区120急救分中心、38辆值班救护车、157人全部在岗在位,开通院前、院内救治绿色通道,千方百计救治患者。
北京急救中心驻房山区院前急救工作组按照市委市政府防汛专项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协助指导当地防汛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来到河北镇、张坊镇卫生院等灾区一线现场踏勘调研,协调指导急救救治转运、急救资源配置、物资装备储备等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工作组医疗急救专家及时为急救站负责人及医护人员开展防汛医疗救援各相关场景急救规范化培训。在北京120汛情调度指挥联动下,120急救网络市、区两级急救力量携手奋战在防汛应急救灾工作第一线。
闻令而动 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护网”
在特殊时期,救援转运工作如何做到天衣无缝,人员紧张如何调配,路况复杂怎么办……驻房山区院前急救工作组要在极短的时间解决诸多棘手问题。8月1日,琉璃河镇有一批长期做血液透析的患者急需转运,但这里地势低,水位高,经研判后决定派出全地形越野救护车前往转运,但现实情况却远比想象中复杂,接连几天的暴雨导致路面积水严重,到处都是断落的树枝、滚落的碎石,去往琉璃河镇的水更深,急救车组发现眼前是一段极窄的水路,越野救护车根本无法通行,在尝试数次无果后请求后方支援。
工作组指挥部命令车组原地等待,转而请求当地政府部门帮助,先用救人用的皮划艇和修路用的挖掘机把患者们运出来,再用救护车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办法总比困难多,齐心协力转运患者的画面,每天都会在抗汛一线上演。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工作组组长坚定地说道。
倾情坚守 打好灾后重建应急医疗“持久战”
洪水逐渐退去,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力恢复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市卫生健康统一部署下,驻房山区院前急救工作组陪同委领导前往房山区灾民临时安置点,就灾民医疗救治需求进行现场调研;来到燕保南苑家园安置点,了解安置点灾民医疗保障情况,关心灾民生活状况,要求做到小病不出安置点,大病及时转诊治疗;在窦店镇苏村现场踏勘受灾及防疫情况,在琉璃河中心卫生院了解灾民就诊及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对立教村受灾较为严重的村民进行了走访慰问。
同时,北京急救中心派出7名专家分赴房山区14个乡镇、248个村庄开展走访工作,调研乡镇的医疗救治情况,急救转运需求及灾后防疫工作等,针对急救站整体运行情况、站点辖区道路畅通情况等内容与急救站点负责人座谈,对灾后重建院前急救工作开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120院前急救人员坚守在抗汛一线、忙碌在灾后重建急救救援和保障的最前沿,护佑生命、救死扶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