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党建之窗 我爱+
返回列表

“2022年北京市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李曦

 4月2日至4月8日,中心科教办在天津大学举办了“2022年北京市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培训”,作为参训人员科室之一的调度指挥中心人员,有幸同中心本部及全市各急救分中心行政管理人员、医生和护士们一起参加此次培训班。

    4月的微风吹过风景如画的天大校园,伴随着校内林立的海棠花海,我们步入了天津大学这所百年学府学习,成为培训班的一员。从医务人员到学员的角色转换,也带来了新的思考与体会。此次培训班设计的课程内容丰富广泛,从应急医学学科新进展、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突发事件检伤分类与医疗后送技术、突发卫生应急事件的媒体应对、化学中毒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重大应急救援时的心理健康维护这七大方面进行讲课。授课老师们都是在自己本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认真生动的讲课内容都是干货,并且用救援及学习的亲身经历带入其中,使得课堂学习中不乏味,也更能激发大家的求知欲,学习到很多工作中未曾涉及的、欠缺的领域,受益颇深。并且在培训班课程中的一天,安排了外请教官对我们进行军事化管理科目团队凝聚力专项培训,通过口令训练、穿插着趣味的团队游戏,让我们这个培训班新集体的人员们彼此熟悉、信任,提高了团队执行力和凝聚力。通过地震灾害医学救援指挥官培训的实操课程,上机的桌面推演,更好的体会及理解完成应对大型突发事件中的预案流程。从预防与准备阶段、预警及响应阶段、处置与救援阶段、恢复与重建阶段4部分进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处置与救援阶段,从事件背景、伤员信息、主要伤情、人文地理、人口密集度、天气信息、环境污染、地形地图、救援资源这几大类进行信息收集统筹,后期伤员的检伤分类和多部门协同作战救治伤员的过程都模拟了一遍,对自己工作的专业性进一步提升。包括重大应急救援时的心理健康维护课程,精华重在倾听、共情、理解、接纳。

作为院前急救的“第一棒”调度指挥中心的工作特点,我加强学习了突发事件检伤分类与医疗后送技术。结合首都急救工作的特点,在实操课中学习完备的应对大型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部署开展及后期重建。首先是调度员接警后第一时间的受理甄别突发事件,要从现场报警人的电话描述中提取有效信息:包括准确的地址、现场环境的安全、伤员人数与伤情,合理调派救护车辆。调度指挥中心甄别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同时要重视与多警联动的必要性,与现场指挥官的信息畅通,包括伤员的检伤分类及就诊分流,与接诊医院及时建立“绿色通道”。包括军事化管理科目团队凝聚力专项培训,加强了各科室部门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

通过此次培训班的学习,我与全市各急救分中心的急救同仁们从相识到相知,从陌生到熟悉,继续为北京市院前急救提供优质服务。

时间:2023-04-10   作者:调度指挥中心
服务咨询
参与评价
院务信箱